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正文

中学生心理疏导实例 | 家长朋友珍藏

中学生心理疏导实例

专题一 交友心理疏导

交友是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有人对"学生交友"情况作过调查,发现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具有强烈的交友需求,这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中61.1%的学生结交伙伴在三个以上,29.3%的学生结交伙伴在十个以上,他们有的是本班同学,有的是邻居,有的是小学的同窗,有的是通过同学间相互介绍的,还有的是在踢球、甚至是打架时认识的。交友使学生们有了一个没有老师管束,没有父母唠叨的自由天地。他们年龄相仿,兴奋点又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起学习、活动,甚至于各种违反纪律的事。他们在这个天地里找到了无穷的乐趣,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调查"你的心里话最愿意对谁诉说?"时,结果是令人震惊的:竟有85.7%的学生愿意把心里话对自己的同学、伙伴说,而只有7%愿意把心里话告诉老师。除了其他原因外,主要是中学生正处在自主意识逐步增强的时期,他们逐步增强的自尊心与初步的"成人感"需要人注意和尊重,而这种需求只有在伙伴中才能得到。因此,交友心理在这个时期发展特别迅速。

中学生思想单纯,喜交往,伙伴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一般地说,在中学时代建立起来的友谊是终身难忘的。伙伴之间互相敞开自己的心扉,无话不谈。他们互相商量问题,互诉烦恼,同享欢乐,分担痛苦。他们的交谈内容非常广泛,有时也会谈论异性与性的问题。在伙伴之间,无拘无束,一起谈笑,一起活动。他们期待伙伴理解自己,鼓励自己,成为自己的参谋,能关心自己,提醒自己,甚至对自己的性格提出意见。因此中学生友谊的内涵与结构比小学生深刻和稳固,具有一定的择优性。

中学生交友的另一特点是:伙伴之间大都是个性和兴趣相近的人,他们在学业、能力、性格、爱好等方面都很接近。但也有些例外,伙伴之间性格各异,却可以互相弥补不足。所以找个性不同的人作为自己的好朋友的现象,也时有所见。中学生交友不仅在感情上有依恋的特点,而且往往把友谊作为行动的内在驱动力。

心理学上认为,与伙伴的友谊是学生心理发育成熟的催化剂,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相反,如果一个学生不喜合群,不善于交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生存力不强、心理不成熟、不健康的表现。在一个班级里,同学间各有亲疏远近之分,但一个班里却少不了有大大小小数目不一的自然群体,它是组成班集体的"细胞群",它影响着集体的形成或分化。班主任要关心每个以友谊为基础的自然群体,了解它们的交往与友谊的基础,引导每个自然群体向着有利于班集体形成的健康方向发展。

一个学生的人际关系如何,不仅取决于他本人在集体中的表现,也取决于班级的心理氛围,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交友方式,构成了班级中不同层次的"交际群",他们不仅在心理发育上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在品德、学业等方面都在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也是行为上互相作用、性格上互相影响、感情上互相交流、认识上互相沟通的过程。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交友环境中,会使人的个性心理取得协调一致的发展。

由于中学生毕竟涉世不深,思想单纯,人生观还没有完全确立,对是非的分辨能力和对不良因素的抵御能力都还不强。同学间的友谊既可以成为他们相互促进、互相帮助的动力,也可能因引导不当而互相沆瀣一气,甚至因讲"义气"而违纪犯法。因此,如何理解学生对友谊的心理需求,并创造一种较好的环境气氛,指导学生正确择友,培养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交友心理的疏导中,以下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1.全面关心了解。中学生友谊的基础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兴趣爱好一致;有的是为了在学习上相互帮助或在课外活动 *** 同完成某项科技 *** 任务;有的是在班级工作中互相支持、协作;也有的是为了闲逛、逃学、打架而结合在一起。所有这些,都是形成某一些人交友的纽带,掌握这些学生交友的内容和心态,才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做好个别引导工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早在三十年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提出过一种所谓"社会关系测量法"。具体做法是,老师向每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班级春游活动,你最愿意和谁编在一个组活动,最不愿意和谁在一起?"用这种 *** 来探索同学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情况。由此,莫雷诺发现学生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三种类型:一种叫"人缘型",他们在班内地位高、被人选择的机缘多、所受的排斥少;第二种叫"嫌弃型",他们常常是班级的后进生,在班内地位低、受到选择少、受到排斥多,第三种叫"孤立型",他们学习平平,不爱抛头露面,参加集体活动也不很积极,他们既不被人选择,也不被人排斥。调查表明,最受人欢迎的学生是愉快的,他们热情、友善、诚实,能体谅别人,为人分担忧患,不自私,并能自我控制。

2,耐心细致引导。如何使学生不自觉的交友心理,上升到自觉的理性的水平,这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交友中的鉴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还将增强行为的自控能力,使交友实现良性组合。班主任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是很多的,例如介绍历史上著名的友谊范例;讲述青少年修养知识;开展班级、校际的联谊活动;组织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表彰能以"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为原则的交友事例。通过这种日常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生动而有意义的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向上的交友心理。增强班级的集体凝聚力,在每个同学周围建立起真正的友谊,使之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乐趣,同时培养社交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如果在交友中出现矛盾,也易通过教育和疏导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3.积极的预防和矫治。每个自然群体应该成为集体肌体中健康的细胞,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有"病变",而此时集体观念将成为"病变"的对症良药。

由于中学生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极易受社会上某些不良习气的影响,会给友谊蒙上一层"江湖气味",使互助互励异化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给社会和集体带来一定的破坏性。这类交友中的不良倾向一旦出现,强使散伙不是办法,而应通过各种工作强化集体观念,淡化小团体主义,不是对他们"孤立、歧视、放任",而是更多地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主义的氛围之中,对他们的交友心理需求给以更多的理解、关心、满足,使之感受到友谊的正确方向,从而促进学生心理成熟,摆脱"江湖义气"等落后意识的影响,使友谊转入正当的轨道。

专题二 竞争心理疏导

竞争意识近几年来在人们的心理上不断地强化,这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也不例外。学生要在竞争中创造、开拓、成熟,即在竞争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增强才干,首先要具有健全的竞争心理。因此,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健全的竞争心理,是今天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目前学校、社会开展的各种知识竞赛,各类智力测验,都是为了利用竞争心理,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并从中发现人才。一般地说,青少年的竞争心理既复杂又单纯,且易走上极端,有时竞争仅仅以压倒对方为目的。因为他们竞争的环境是学校,竞争的伙伴是同学,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和各类文体活动,竞争的目标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了满足青少年好胜的心态。所谓少年气盛,他们会不顾一切地憋着气干。这种竞争的心理状态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可能会由于好胜或嫉妒而使竞争带来的结果,不是共同提高,而是"两败俱伤",即伤了和气又积下怨恨,这对加强班集体建设和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极为不利。

我们的竞争是在同一的大目标下,开展友好的、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互相推动的竞争。只有这样的竞争,才能由一点而推向全面,既使整个集体奋发向上,又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竞争必须明确和公开,机会均等,使每个参加者都具有参与竞争的心理准备。有的学生喜欢正面较量,不喜欢暗中赶超。他们希望赢得有理,输得信服。但目下某些学校事先不打招呼,考试后则按优劣公布名次,甚至在家长会上宣读,这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使家长们感到十分难堪。因为这种 *** 的心理压力很大,其带来的结果是使一部份学生自卑、消沉,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对学生确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后果不良。即使一时获胜的学生,在短暂的兴奋之后,竞争心也往往难以持久。因此,为了键全学生的竞争心理,必须消除那种带有羞辱性的病态竞争,不然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有的学生竞争心理非常脆弱,他们不敢公开地表示要参与竞争,如对公开的知识竞赛、智力测验往往袖手旁观。他们是明不争,暗中争,仅仅是为了超过对手。因为这样,万一失败了,也"人不知,鬼不觉",不会影响自己的面子、而一般地也不会影响其继续努力的积极性。这种竞争目标短浅,缺乏更高的追求,也谈不上在学习上有所开拓、有所创造。其原因或者由于自卑心较重,或者由于个性特点(如沉默、孤僻),或者由于怕失败、丢面子,或者由于个人的某些习惯的影响。在极端情况下,受不健康的竞争心理驱使,甚至不惜采用错误的竞争方式去排挤对手,使竞争陷入勾心斗角的歪道。某校有位同学,为了在学校舞蹈表演中出类拔萃,竟把优于自己的一位同学暗中摔伤。

对于学生的竞争心理,既要给予积极的鼓动,又要给予耐心的疏导。启发他们把竞争的目标放大一些、放远一些,避免追求一时的痛快和满足。同时要鼓励竞争心理不强或较弱的学生丢掉思想上的种种疑虑,在竞争实践中不断提高心理上的承受力。关于这方面,上海市向明中学的一位班主任有较成功的经验:他针对班内学生学习努力,成绩突出而竞争意识不强的特点,机敏地抓住班内一位同学参加"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选拔赛"并取得好成绩为契机,教育学生为了将来更好地立足社会,投身建设,应该在中学时代注意自己心理品质的培养,特别是适应当今社会的竞争意识的培养。同时在班内开展"要竞争不要妒嫉"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激发了大多数学生的竞争欲望。结果在这一心理因素的推动下,他的班级接二连三地获得各种竞赛的优胜奖。(这个班参加全国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的人数竟有54人次之多,获得名次的也有13人次。全班有那么多的学生获得全国竞赛的参赛资格,实属不易。)特别可贵的是,这位班主任对于参赛而未能获得名次的学生,也能及时做好心理平衡工作,使之继续保持上进的势头,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

竞争对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和知识能力是一种考验,只有健全的竞争心理,才能使自己的学识发挥得更好,所以坚强的竞争心理比竞争本身更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健全学生的竞争心理,还要在着眼于目前的同时放眼于未来,要不断引导他们向高层次发展,不断地扩大竞争的目标。以班级为起点,敢于在全校、全省乃至在全国的重大竞赛中,与同龄强手一试高低。只有从年轻时就培养起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才能奠定良好的思想与心理基础。

专题三 虚荣心理疏导

虚荣心理并非是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现象,成人亦多有虚荣心,甚至比中学生还严重。但成人的虚荣心多半在青少年时代,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形成的。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渐确立的时期,他们在如何正确对待荣誉的问题上,心理上会出现种种复杂的反应,其实质是求真还是求假的问题。

求真还是求假?回答无疑是显而易见的:要真不要假。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确有人会弃真择假,以假求荣。他们之所以作假,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受"虚荣"两字的支配。何谓"虚荣"?即是表面上的光彩,但其实是不存在的荣耀。有句俗话:"打肿脸充胖子",可以说是对虚荣心的非常真实而生动的写照。

虚荣不完全是心理上的问题,其中也包含着道德上的偏差。是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在心理上的畸形反映。虚荣心使人的行为不是首先去服从于社会利益和行为规范,而是获取自己的某种荣誉,为了博得周围人们的注意和欣赏,而且为此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去弄虚作假,当日常行为完全为显示个人的动机所左右时,虚荣心就成了个人的品质问题。

古往今来,因为图虚荣而误入歧途、受骗上当的,为图虚荣而浪费青春、荒芜学业的,为图虚荣而身败名裂的,确实大有人在。故而对中学生的虚荣心理切不可等闲视之,而必须防患于未然,及时加以疏导,及早消除这种萌发状态的有害心理。虚荣心还有其顽固性,与社会的某些世态分不开。在今天,虚荣心理仍在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年青一代身上,如某中学曾经发生过"一条金项链的风波":有位女同学,为了炫耀自己,在个体摊贩上化几角钱买了一条镀金的铜项链戴在颈上。她对同学们说,这是她过生日时,父母送给她的礼物,以显示她家里富有,不料过几天,"金项链"不翼而飞,被另一位女同学偷去了。偷"金项链"的女同学,早就梦寐以求在自己的脖子能添一条真金项链,强烈的占有欲使她不能自控,于是干出了有失体面的行为。结果,"西洋镜"被揭穿,一个是以假充真,一个是以假当真,她们两人都在一条金项链面前暴露了贪图虚荣的心态。这个事例说明为了追求虚假的荣耀,满足个人的私欲,会把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完全颠倒,在真与假的选择中,成了假、丑、恶的俘虏。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某校有一位学生,为了保持学习成绩全班之一的地位,不惜在临考前去偷考卷,以满足个人的虚荣心理。

对中学生的虚荣心理,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可发现怀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不愿刻苦,乞求"捷径",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甚至弄虚作假,骗取成绩,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工作上往往浮而不实,好大喜功,不务实事,爱抛头露面,喜出风头,在生活上往往贪图安逸,不讲俭朴,喜摆阔气,乱赶时髦。诸如此类,大都是虚荣心在作怪。有虚荣心理者所追求的目标、价值,都离不开一个"假"字。当这种心理得不到满足时,就不惜采取一切不正当的手段,搞伪装、造假象、设骗局,以掠取某种"荣誉"或"名分",飘飘然地陶醉于虚假的气氛中,自以为得意。所以治虚荣心理的更好办法,就是要培养他们求真、求实的精神,因为一切虚荣心理在“真”和"实"面前都会原形毕露。

要学生求真求实,教师必先自身做到求真求实。有这样一件事例:某校进行个人卫生大检查,正巧班上有一位同学忘了带手帕,按规定是要扣分的。班主任"急中生智",让忘带手帕的学生到办公室里把一条"失物待领"的手帕拿来,总算顺利地通过了检查,并获得了校方的表扬。可事后这位班主任左思右想总感到不是滋味,"荣誉"是保持住了,但失去了什么呢?他领悟到虚荣心在自己头脑里作怪,这将给学生留下心理上的创伤。于是这位班主任第二天毅然当着全班的面,作了自我检讨,并去校方说明情况,纠正了不该获得的荣誉。

个人主义的名利观念是产生虚荣心的基础。爱虚荣的人只注意自己的名字,而不会去关心集体的荣誉。通过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也是克服虚荣心理的有效途径。要让学生懂得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即使是个人的成绩,也直接间接地融入了集体的智慧与力量。离开了社会这个大集体,个人的聪明才智是很难得到发挥的。当代中学生中流行寻找"自我价值",殊不知离开了集体、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其实有虚荣心理的人,并不是在追求真正的价值,而他们所追求的表面价值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在中学生中培养谦虚的品质,也是克服虚荣心理的又一个有效途径。在集体事业或集体活动中,突出个人与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是两回事,前者是虚荣心的表现,后者是事业心与责任心的体现。例如在篮球比赛中,重要的是互相配合,最充分地发挥集体的力量,不能只注意个人突出,丧失战机,这是大家都明白的。谦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不少有伟大成就的人,都得益于谦虚的品质。谦虚的人不慕虚荣,谦虚的人不图表面光彩。"饱谷穗头向下垂,瘦谷穗头期天锥",寄寓着这条真理。

专题四 爱美心理疏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一种喜爱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都有欣赏美好事物的欲望与追求,也都希望自己显得更加美好,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加如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美是人的天性,是人的高级的社会情感之一。美,之所以能摇撼人的心灵,因为它能使人的精神升华,给人以无比的欢悦和享受。

一般来说,儿童的审美意识具有较大的模仿性,审美心理偏向于"物";而青少年的审美心理,与青春期心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即多少受到性意识的渗透与影响,所以他(她)们的审美心理偏向于成人化,且又过分追求外表美、形式美,比较忽视内心的富足--心灵美。

随着身心发育的加快,青少年对美的体验更加丰富,对美的欲求更趋迫切。青年小伙和妙龄少女,爱美、爱打扮是很自然的,无可厚非的。但由于时尚的影响,以及他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肤浅,加上缺乏美的素养,因而在穿着打扮上往往过分追求成人美。特别是女孩子,刻意修饰,矫揉造作,把少女的自然美隐蔽在奇香异饰之中,甚至在神态表现上也都成人化,于是失去了少年纯真、健美和青春的气息。

有的学生在美化自己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在时尚心理的影响下,外面流行什么,就紧紧跟上,既不考虑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的特点,盲目趋时,又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向父母要这要那,去满足自己虚荣心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也偷偷地打扮起来,影响学习。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都十分不利。

针对学生的爱美心理与对美的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什么是美?""美在生活中的体现?""中学生应追求怎样的美?"讨论的目的要使学生认识到,美不仅是指打扮漂亮、服饰新奇的形式,更要注意它的内容。美并不是"奇",更不是"怪",而是寄寓在和谐、统一、协调、相宜之中。

对学生爱美心理的疏导,可以从审美教育着手,并以生动的、富有魅力的美的实例来启发学生高尚的美感意识。使他们懂得内在美胜过外表美。如特级残废军人刘琦,为抢救战友的孩子而不幸大面积烧伤,五官俱失,双手残废。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写出了《去意徊徨》那样震憾人心的作品,从而使人深深感到刘琦心灵的美。托尔斯泰说得好:"人,并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

中学生的内在美主要表现在有理想、有抱负,积极向上,锐意奋进上。理想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充实的重要体现。没有理想,内心就显得空虚,就不能为社会创造出"美"。而只有为社会创造"美"的人,才能焕发出"美"的光彩。

要教育学生懂得美并不是"完美无缺",毫无缺憾。有的学生考试一次没有名列前茅,就感到无脸见人,有的女学生因父母不给买一条漂亮裙子而赌气欲绝。生活本身不可能完美无缺,有人希望自己一好百好,才貌出众,一路顺当,前程似锦。偶有挫折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就认为社会不公,生活不美。其实这是不懂得美应在曲折中诞生,在困难中显现,愈是经历艰难险阻,其成功愈是能焕发出美的光彩。在生活中,常常是希望与失望相伴,成功与失败共存,有困难才有希望,有失败才有成功。在困难面前退却,不论从任何角度去看,都是不美的。奋斗是美,拼搏是美,成功是美,而无愧于他人,无愧于时代的失败亦是美,因为这样的失败是取得成功的先导。所以既有瑰丽之美,亦有壮烈之美。

还要教育学生懂得健与美是分不开的,健全的体魄是外表美的生理基础。现在有少数大学生怕胖,盲目节食减肥,以至弄垮身体,甚至死亡。她们认为保持瘦俏苗条的体形才美,为此而整天"忍饥挨饿"。这种变态的审美心理是极其危险的。试想一个体弱多病,弱不禁风的人,还有什么美可言。这是所谓的"病态美",今天已没有人来"欣赏"了。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一定要防止这种节食减肥的不良倾向。

专题五 好胜心理疏导

一般地说,青少年的好胜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现象。是青少年的一个特点。好表现是好胜心在行为上的反映。过去认为好表现是一大缺点,并且往往把"好表现"与"风头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挂上钩。因此,好胜心一直处于被贬斥的地位,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极心理。今天,我们对学生的好胜心理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的好胜心理,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好胜之心,人皆有之。一个心理正常的人,都不甘做一名弱者。不过随着年龄的不同,好胜心的表现形式各有差异,有的外露,有的含蓄,有的挂在口头上,有的贯彻在行动中。一般说,儿童的好胜心由于其体力和智力的限制,常表现为不自量力,而成年人的好胜心则比较含蓄,通常都在行动中体现出来,不是说在前面,而是做在前面。这也是一个人从心理成熟到社会成熟的一种体现。

好胜心理的积极作用(也是它的更大特点)是不甘落后,勇于进取。但青少年的好胜心理,主要在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同时,青少年的好胜心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在同伴面前显示显示自己的能耐。在伙伴面前不甘示弱是他们好胜心的开始,而好胜心的进一步发展就不仅限于自己的同伴范围了。

好胜心理也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如果人人争强好胜,这个民族就大有希望,因为好胜心能促使每个人敢于争先、勇于争先,去为预定的目标拼搏,如在竞技和探险中,好胜心理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今天,好胜心理有助于增强竞争意识。

因此,对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应加以爱护,要排除旧的习惯思想的影响以及某种舆论的干扰,特别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冷讽热嘲。缺乏好胜心的人,应鼓励他们去争胜好强,大胆地去显露自己的才华。

当然,好胜心理除了它的主导方面(积极作用)外,也有它容易产生消极因素的一面,即好胜心理走向极端以后,往往使其潜在的消极作用膨胀起来。这就需予以正确及时的引导。如好胜心极易产生做视一切的情绪。好胜是敢于超越,敢于争先的有气魄、有志气的表现,当其获得成功时,则容易趾高气扬,旁若无人,目空一切。又如在好胜心的驱动下,有可能不顾实际情况和主客观条件,轻举妄动,盲目蛮干。有时明知有危险,但为一时好胜而不顾一切地逞能冒险,以至造成严重后果。再如好胜者有时因求胜心切,不走正道,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甚至损人利己,以不正当的手段去攫取荣誉,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此外,在与他人有矛盾时,好胜心会使人产生一种非要压倒对方不可的思想,表现好斗逞强,不择手段,以至导致他伤或自伤,还有好胜者如缺乏自制力的话,往往会互相攀比,比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

对好胜心理的引导既要积极鼓励,又要适当指点,扬长避短,祛邪扶正。使好胜心理真正成为青少年前进的一种驱动力。首先,要教育学生把好胜心与四化建设联系起来,把学生的好胜心引到搞好当前的学习,以便将来为四化建设出力上去。其次,要让好胜心与同学间的友好竞争统一起来。学习上的竞争是为了相互促进,因而好胜心应建立在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基础上。有了先进的集体,个人的先进才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三,要使好胜心与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既要有不甘落后、努力奋进的思想,也要冷静分析主客观条件,克服盲目性或意气用事,避免好胜心的滥用。要使学生认识到,胜过别人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专题六 依赖心理疏导

某校有一对读中学的兄妹,在一个寒假里,父亲出差未归,母亲又患病住院,于是兄妹俩日常生活乱了套。他们在给老师的信中这样说:"我和妹妹跑进跑出瞎折腾,面包饼干充肌肠,没人照管的鸽子饿得慌,'咕咕咕咕'乱叫嚷。唉!父母不在什么都变样。"有的班主任这样说:"现在的学生干部不得力,老师拨一拨,他们才动一动,有时拨了还不动,真是急煞人。"

以上二例反映了现在有相当一部份中学生有极强的依赖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看到今天中学生成人意识加强、自立要求提高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强烈的依赖心理,这是一个矛盾。如何帮助他们克服依赖心理,以真正完成至关重要的心理断乳--"脱离父母监护,成为独立的人",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中学生的依赖心理反映在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即家庭和学校里。其主要表现是:对于经过努力可以胜任或可以学会的事,却不去努力而求助于他人,而一旦离开别人的帮助他们就无所适从。有人对"依赖心理"编了四句顺口溜:"国家大事归中央,个人生活靠家长,学习自有师友帮,何必自己伤脑筋"。

有依赖思想的人,学习上不肯下苦功,不愿意独立思考,习惯于接受现成的观点和见解。习惯于抄笔记、抄书本,甚至抄他人的作业,习惯于问答案、对答案、抄答案。生活上缺乏自理、自治的能力,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常常自顾不暇,更谈不上去为他人服务了。有的中学生平时不迭被、不扫地、不洗碗筷、不洗衣服,更不用说做菜煮饭,一句话,靠别人"侍奉"过日子。

中学生的依赖心理是由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和外界的家庭、学校、社会因素促成的。

首先是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诱发的依赖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在生理方面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自我意识增强,但由于血缘与经济原因,他们往往处在自立要求与依附关系、物质需求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活动能量与认识水平,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多种矛盾之中。而这一切会不可避免地诱发、甚至助长他们的依赖心理。

其次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失误,诱发或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长期以来,家长和教师都把"听话"、"好学"作为"好学生"的标准,忽视对他们进行创造意识、独立人格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尖锐地指出:"把自己的责任局限于单纯为子女服役的母亲,已经不是一个从事教育的母亲,而是子女的奴隶了"。在我们周围,甘愿为子女当牛做马的母亲还是为数不少。她们自己省吃俭用,供孩子吃好穿好;她们生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宁愿自己超负荷地承担全部家务,甚至不厌其烦地帮孩子检查一道道作业、整理衣物、收拾床铺、端水送食……总之,"只要孩子功课好,衣食住行全由家里包"。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立意识、动手能力、服务精神、劳动观念都逐渐泯灭了,依赖心理就越来越严重。

再是在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重书本、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重灌输、轻创造,重管理、轻疏导的倾向,以及"师道尊严"的流毒。如果抱怨当代中学生是"抱着长大的一代",那又是谁在心甘情愿而又无可奈何地抱着他们呢?中学生依赖心理的滋生不是与这样的教育有关吗?这是值得每个家长和教师共同反思的问题。

此外,社会风气对学生的依赖心理也有影响。例如"长官意志"、"家长作风"、"谁官大,谁说了算",等等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很大。既然"不靠数理化,只要一个好爸爸",就可以铺路架桥,那又何必去刻苦学习、努力创造呢?还有"大锅饭"、"铁饭碗",也助长了依赖心理的产生。所以,社会作为一种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关系极大。

依赖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有害的心理。一个人靠依赖是不能持久的,当一个人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扶持时,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独立生活,而单纯的依赖只能使自己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学生有依赖心理后,就泯灭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学习不求上进,日常生活不肯自理,遇到困难束手无策,碰到问题绕道而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这就不可能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在校如此,如果离开了学校,踏上社会,一旦离开了"保护伞",就会不知所措,特别是在挫折面前,更是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悲观失望。如果遇到激烈的竞争,就可能迅速败下阵来,被社会所淘汰。所以依赖心理对个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绝不可轻视。

要改变中学生的依赖心理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综合治理,持之以恒,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学习与生活相辅而行。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要求,不是以"听话"、"高分"作为标准,而是提倡创新、进取,自理、自立,着重培养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依靠自己克服困难的毅力。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认清开放、改革的形势,"优存劣汰"的社会趋势,从小培养竞争意识,并在学习、生活中做好投入竞争的思想准备,同时也要看到,中学生的依赖心理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心理交错并存的,应利用其身上的健康心理(如自尊、自立、好胜、要强的心理)去克服、排除不健康的、消极的心理因素,要注意切忌过多的批评指责,更不能嘲笑和挪揄。

专题七 护短心理疏导

"护短"不是中学生必然具有的心理现象,它的产生与社会、思想、环境氛围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在中学生中很少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也不能说学校和教师不提倡、不引导,主要是难于开展这样的活动。与此同时,中学生为自己、为别人护短的现象却大为增多,特别是教育不得法的家庭、学校和班级中,护短现象更是司空见惯,令人忧虑不安。例如:

某校初三班教室里一块窗玻璃,在课外活动时被打碎,谁是肇事者呢?班主任明察暗访,竟无人出来说明原因和承担责任,知情者也没有向老师反映情况,班上众口一词:"不知道"。

某校初二班有几位同学互相恶作剧,把扫帚搁在门上方的气窗上,正好数学教师来送练习本,无端地遭了殃。"罪魁祸首"明明在场,但却都不动声色,那个逃避了"厄运"的同学在暗自庆幸的当儿也对此保持缄默。

还有,同班的两位同学是邻居,可当一位同学的家长向另一位同学询问起自己的孩子在校表现时,他们总是报喜不报忧,那怕是在校犯了错误,受到惩处,也都不吐半个字。

北京某中学作弊成风,学校采取变换考场,增派监考教师等多项措施,然而作弊者仍大有人在,只不过是"不避同窗避师长"而已。

以上种种,主要是在护短心理驱使下发生和表现出来的。所谓"护短"心理,就是为自己或他人、小团体掩饰、隐瞒、辩护,甚至抵赖缺点和错误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它对学生的成长、班集体的风气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必须充分认识护短心理对学生的腐蚀作用,认真分析形成这种心理的思想、社会和历史原因,并对此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学生的护短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从思想上看,中学生具有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好表现自己、过分自尊、喜欢保守自己小秘密的心理特征,他们喜欢有自己的小天地,喜听好话和显示自己的才能。他们不喜欢家长、教师过分干涉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成熟了,自己有能力来安排自己的一切。如果师长来指点、插手,就感到不乐意,如果批评、指责他们的不是,那就更易反感,于是他们的对策是:先是辩解,辩解不成,干脆抵赖了事。

同时,中学生感情丰富,渴望友情,他们为了集体荣誉,为了自己或朋友的情面,明知不对也不愿张扬出去。有时,害怕得罪人,也是被护短心理左右的原因。

从家庭与学校教育方面看,惩罚教育浓重的家庭、学校或班级,由于家长、教师动辄训斥、惩罚,喋喋不休的埋怨、指责、冷言恶语,有时还滥用家规、校规,致使一些中学生在恐惧、反感的同时,被迫采用相互袒护来同错误的教育相对抗。"护短",成为他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从社会因素来看,历来通行"胳膊朝里弯"、"家丑不可外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以及"亲不亲,故乡人"等说法,特别是"十年浩劫"使不正之风抬头,更为人们的明哲保身、护短心理提供了"温床"。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桂起,事若关己,尽力回避",所有这些,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天的中学生。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形势,家庭和学校,几乎都遇到了新问题。中学生的思想、言谈、兴趣爱好、穿着打扮等很快带上了流行色,而教育者对中学生思想言行上的一系列变化往往难于适应、理解和接受,于是所谓"代沟"显得更为突出和尖锐。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与其解释不清,不如隐瞒了事,中学生的护短心理也随之日益膨胀。

护短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于己、于人、于国家、于集体,都是非常有害的。首先,在护短心理的支配下,几乎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和短处。有了错误,不是认真地去分析原因,吸取教训,而是想方设法去掩盖它,用谎言去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有了护短心理,就难于做到对坏事防微杜渐,把必要的教育拒之门外,还易自吹自擂,给自己披上"正确"的外衣。其次,护短心理的学生,不仅护己之短,还护人之短,使别人也得不到及时的教育纠正。使人与人之间丧失必要的真诚与信任感,导致人际关系上的失调和恶化,往往给坏人坏事开了方便之门。其三,护短心理往往导致集体中是非不分,好坏不辨,歪风邪气滋长,小团体主义盛行,使班级涣散,关系紧张。该反映的不反映,该批评的不批评,事故就是在这种表面平静下酿成的,而且,护短行为还很可能发展成包庇犯罪分子。

护短心理的矫治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大气候的转变,特别是党风、民风与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如果我们能做到不为家人、亲友、领导、下属、本单位、本部门护短,那必然会强烈地影响到学生。学校、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的教育,要勇于支持光明磊落,敢作敢为的正义行动,要在是非面前理直气壮、观点鲜明,对于虽然犯了错误却不护短的学生要认真表扬,毫不含糊。同时,消除那些对学生不合理的苛求,防止对问题处理不公,特别对差生要一视同仁,把严格的要求与深沉的爱护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护短"没有好处,"揭短"才能得到真正的帮助。

专题八 受挫心理疏导

在实际生活中,难免有顺利和曲折、成功和失败,而不同遭遇在心理上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特别是面对曲折、失败,有的人不灰心、不气馁,吸取教训,继续奋进;但有的人则顾虑重重,甚至走上绝路。显然,前者的心理承受力要比后者强得多。

学生在学习活动、日常生活中,也不免有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曲折。所谓挫折,是指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而使预定的目标不能达到。受挫以后,在心理上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或是苦闷、彷徨、灰心、失望等。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疏导,会导致各种消极心理与反常行为,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受挫心理的疏导,既要掌握学生受挫后的心理反应机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又要分析造成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差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并取得成效。

就造成学生抗压能力差的客观因素来看,与学生成长的环境有很大关系。首先,现在的学生在家庭中不少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但大都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自我意识强而自理能力差,很少考虑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在挫折面前缺乏心理承受力。其次,由于学生处于目前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各种弊端和不正之风的耳濡目染,使他们有意无意中感到自己的挫折和失败是各种客观原因造成的,以此来作为自己推委责任的理由。三是一些学生竞争意识不强,依赖心理太重,缺乏自强自立、奋发竞争之心,在挫折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四是参加社会实践太少,对社会的实际缺乏真正的了解,并不真正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抱消极态度的学生在受到挫折后,大致会有如下两种反应:

之一种是抱怨客观,并以此来安慰和解脱自己。有的怨老师、怨同学,甚至怨环境、怨天气,并由怨恨而产生报复情绪;有的大发牢骚,散布不满情绪,并且往往将不相干的人与事,也牵强附会地拉在一起;有的先是怨恨,继之愤怒,再后发生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诬蔑、嘲讽、谩骂、打击),严重的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由遭受挫折而诱发的伤害事故近年来也屡见不鲜)。

第二种是归咎自己,自怨自艾,或以各种方式来达到自我解脱:有的以不现实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受挫心理,使不安和焦躁的心情淡化,但这往往易产生自卑和自弃,丧失继续前进的信心(如在学习上跟不上,最后以辍学而告终);有的感到无脸见人,表现得意志消沉、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以便使别人淡忘自己,也淡忘他的失败与挫折;有的破罐子破摔,抽烟、酗酒、玩乐,以此填补自己心理上的空虚;有的则消极反抗,特别是自尊心、虚荣性很强的学生,往往经不起挫折对心理的损害,以为从此完了,容易走向极端。

学生受挫后迁怒于客观也好,主观消极承受也好,都是心理承受力和抗压能力差的表现,同样都会导致不良后果。

对学生受挫心理的疏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了解学生受挫原因与受挫事实,就学生受挫的主要因素来看,是需要得不到满足(包括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如有的希望升学深造,有的希望入党入团,有的希望某方面有突出成绩,有的希望能获得某种奖励,有的希望得到别人尊重;有的则希望考试及格,不要留级等等。对此,应帮助学生找出受挫的具体原因,指出需要应以客观现实的可能性为基础,不能太高、太急,不能把幻想、空想当作可行的事实,这样才能让学生树立信心。实践证明,有信心的学生比缺乏信心的学生更能承受挫折带来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教师经常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个性、能力、需求与企望,经常给予及时指导,使之避免挫折或遭到挫折后能正确对待。

其次,要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心理承受力实际上是对各种环境与情势的适应力。要教育学生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懂得人的一生会遭遇各种预想不到的艰难困苦,而现在学习上的困难仅是小挫折。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不妨有意给学生创造一些挫折,如故意出几道难题、制造困境,使学生在挫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实事求是地规划自己努力的目标。

第三,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会增强学生的意志和毅力,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因为一个大的诱人的竞争目标会时时激励人不断地奋进。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增长阅历,经受锻炼,使他们懂得一帆风顺是经不起任何困难和挫折的。

专题九 恐惧心理疏导

恐惧心理较多地出现在差生中,特别是女同学,他(她)们中有的品德尚好,就是学习较差,其中也有学习、品德都差的。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时时显得精神抑郁、顾虑重重,情绪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他们不敢大声说话,并且不敢正面看人,任何外界的 *** ,都会使他们神情紧张、无地自容。甚至连突然的声响,也会使他们大吃一惊。恐惧心理使他们的性情也变得沉默,内向、自卑。

恐惧心理对于学生来说,起始往往由于学习不佳,考试经常不及格,平时作业亦较难完成。因而在校免不了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笑;在家亦常招来父母的训斥,邻里的轻视,使他们感受到重重的精神压力,但一下子又难于改变学习上的落后状况。久而久之,一种抑郁感、自卑感、孤独感,使他们的心情逐渐处于恐惧状态。他们怕见老师、怕上课提问,怕考试、更怕公布成绩。上课往往把头埋得很低,生怕老师点名提问。他们不敢独立完成作业,自信力很差。即使独立完成的作业,也非要与成绩好的同学对过答案后才敢交上去。这种恐惧感也不断扩展到其他方面,以致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害怕交际,害怕引起人家对他的注意。除了自己,似乎没有一个可交心的朋友。

也有的学生开始时经常犯一点小错误,在老师的批评下,又缺乏自控力,因而一犯再犯,以致受到处分,开始感到有压力。特别是当他觉察老师对他有成见以后,似乎各种错误都可能会与他的名字联系起来,心情紧张,负担重重。即使与自己不沾边的问题,也生怕牵连。敏感、猜疑使他远离老师、远离同学、远离集体,尽量避开人,觉得只有在自己的天地里才感到轻松一些。

有些在学习上一般或较好的学生,也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由于中学的学习内容多,学习难度大,要学好已属不易,而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要学得很好才有获胜的希望。在这个关系到个人前途命运的拼搏中,对一些精神承受力较差的学生来说,确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们感到力不从心,整天惶惶然地应付学习、应付考试,过了一关又一关,愁眉苦脸,心情沉重。其间因病辍学的有之,因信心不足而退学的也有之。即使努力拼搏,内心也充满恐惧和不安。这与上面两种情况不同,但其引起的后果是一样的。

一般地说,恐惧心理是心理平衡严重失调所致。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已能使其对自己作出自我评价。对于一个学习或行为上的差生来说,他们一般地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甚至错误,在心理上自卑心大于自信心,或者自卑心理占主导地位。他们心理上本不平衡,如果再遇到不注意分寸、不注意场合的批评或其他有损他们自尊心的做法,无异于火上加油,使他们不平衡的心理更为倾斜,自卑心理进一步加深,以致对学习、对老师、对周围的人逐渐产生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对恐惧心理的疏导就是要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这就首先需要创造一个心理气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心理气氛对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其中包括恐惧心理),能起到消融、淡化的作用。如果一个班级师生间、同学间的心理气氛是和谐、融洽、亲密、信任的,那末学生不仅愿意听从老师的指导,而且乐意听取老师的批评,在这种气氛下,在学生中激起的感情,是愉快和满足。那种恐惧心、压抑感、自卑感都会自然"溶解"而消失。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的鼓励和诱导,才能真正起作用。教师对差生的信任,实际上是某种肯定评价的体现,会激起他们内心的勇气和力量。

其次要强化学生的自尊心。有恐惧心理的学生自尊心受到严重压抑,自信心降到更低点。如有一位学习上较差的学生,但她却有一手较好的剪纸技术,教师就宣传发扬她的长处,让同学们跟她学剪纸。并把同学们拙劣的作品与她那细巧玲珑、维妙维肖的作品相比,使她发现自己的特长,并为之高兴而自信。差生都有其不差的一面,要抓住这可贵之处,强化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使之情绪振奋起来,克服恐惧心理。

再次,要鼓励学生敢于正视现实。学习上的得失是客观存在,在人的主观上是会感受到某种压力。压力随处都有,不可避免,没有压力也许不利于前进,但不应在一时的压力面前情绪消沉。要帮助学生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心理防卫机制,通过各种实践的锻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帮助学生开拓生活面,培养多种兴趣,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与科技兴趣小组,使他的心境轻松起来。还可以采取"系统脱敏疗法",意思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接触曾使自己产生恐惧心理的活动。如不敢在公开场合讲话,就安排一个较和谐轻松的公开场合(郊游活动、野餐会等),让他们作有准备的发言,不必一本正经,可以有说有笑。这即使会引起暂时的害怕和焦虑,也要鼓励学生以更大的勇气去忍受和适应。要创造机会把他们推到前台亮相,以求慢慢地适应,直到减轻或消除恐惧心理,由于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期待,可以为克服恐惧心理提供更佳环境。

对学生恐惧心理的疏导,还必须与学生家庭密切配合。使家长也共同来做好这一工作。因为家庭因素对造成学生恐惧心理的影响很大,有了家长的配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学生的恐惧心理,最初也许来自家庭因素,特别是那些不健全、破损型家庭。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极易形成孩子自卑与恐惧心理。 

专题十 压抑心理疏导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中学生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当然也有不快的时候,但未必会在心理上造成抑郁状态。其实不然,如果你是一个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了,你就会感到中学生有时也会产生压抑心理。他们中有不少人似乎有一种失落感。如有一位班主任,利用暑假时节,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 *** ,通过书信的形式,开展师生对话。其中有一位学生在四千多字的回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重的压抑情绪。信中说:"每当听说'学习态度差'的同学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每当听说'爱美'的同学被别人肯定的时候,我会感到由衷的高兴。亲爱的长辈们,你们是否想过,也许正是由于你们'一定要考上大学'的嘱咐,造成了我们沉重的精神负担。那些生性活泼的同学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一头扎入茫茫题海。有些同学为了分数名次,彼此间变得冷漠自私……我的心在哭泣,为什么我们不能被理解?

事实也确是如此,今天的中学生,几乎都背上了"升学"的枷锁。在家中,父母一刻不停的督促,不准读"闲书",限制看电视的时间,阻止与里弄的孩子去玩;而在学校里,老师把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测验、作业纷至沓来,简直无法招架,而且课内犹厌不足,课外一再"加码"。这位同学在与老师的通信中发出呼吁,希望得到师长们的理解,以消除心头的压抑,还给他一点小小的自由,同时也希望师长们的宽容,不要干预他们有限而正当的自由。

压抑心理也是一种心理病态。从心理上讲,压抑是对感情、精力加以限制,使之不能正常地流露和发挥。当一个人受到压抑和挫折时,情绪就会变得失望、忧郁,性格外向的还会伴随有狂躁,寻找机会发泄,性格内向的就变得沉默孤僻。压抑破坏了心理平衡,如不及时疏导,心理障碍也会导致生理疾病,这是常见的事。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特别是高中生,正处于所谓心理"断乳"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加上知识层次的提高,一种迫切要求独立、远离成人的离心倾向日益强烈。当外界(如父母师长等)认为这种刚产生的"自我"还十分"幼稚"而不予承认时,他们在心理上就会感到压抑,特别是自尊心受到损伤,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就是忧郁的情绪。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由此可见,使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不受压抑,是每个教育者的职责。象上述那位同学产生压抑感的主要原因,是他的自尊心得不到尊重。他们力求成年人平等地对待他们,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们身上。他们那种力求独立、不依赖于成年人的精神是可贵的,但不加分析地 *** 年长者的影响和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不加区分地批判对待父母师长的言行,则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使中学生产生压抑心理的客观原因,不外乎教育 *** 不当、学生负担过重和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的 *** 。这都可能造成学生的压抑心理。

由于改革、开放,中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输入他们的头脑,使他们的知识视野日益开阔,也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学校仍然把他们禁锢在课本中,加上重重的作业负担,长期超负荷的紧张学习,使他们毫无自由活动的余地,同时在升学竞争的激流中,家庭、学校与某些社会舆论也都围着"升学率"转,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不使他们感到心情压抑呢?

面对中学生的压抑心理,怎样加以疏导,使他们的压抑情绪逐步缓解,并慢慢地趋于正常呢?首先,对青年学生应该有所要求,但这种要求应大体适合他们的需要(在没有这种需要之前,应积极培养这种需要),并且不要超过他们能够承担的负荷。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又操之过急,愿望又与孩子的兴趣背离,就难免不使孩子感到压抑。同时,在提出这些要求时,还得注意方式 *** 。即使这些要求是正确的,符合孩子们的需要的,但也不能采取强制或违反他们个性的方式。即使父母师长们抱着良好的愿望,但由于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引起的逆反情绪,也是常有的。教育 *** 不当也必然诱发心理障碍。另一方面,作为父母或师长,必须身为表率,言行一致。教育者的言行脱节必然导致学生出现"双重人格"。他们在正确要求的压力面前可能俯首听命,而一旦离开了长辈的监督就会变样,长此以往,心理就会被扭曲。

其次,对压抑心理的疏导,补偿功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即在此处受到压抑,就到彼处取得补偿。补偿功能原是一种生理现象。当身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或有缺陷,另一器官的功能就会相应地加强,以补偿不足。如盲人的听觉、嗅觉往往特别灵敏,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视觉的不足。心理上也有这种补偿功能,如真诚的友谊和热情的关心往往会给处境痛苦者以温暖。转移升华法也能消除某些压抑心理。如遭遇不幸时,把精力转移到事业中去,在受到打击而心情压抑时,把注意力转到发愤图强上去,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第三,可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压抑心理的具体内容,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考试不公布成绩,个别通知学生本人。前一段时间,有些学校曾以"引进竞争机制"为名,对学生、对家长公开布告成绩,且按名次排队,使不少学生感到无地自容,家长面上也无光采,出现不少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苗子。其实考试成绩有高有低是正常的,学校应做到既使学得好的受到鼓励,又使学得不够好的不至于难堪,并激发其上进心。

第四,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压抑心理的学生总是没精打采,对什么都引不起兴趣,精神空虚,情绪低沉,我们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长处,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某种兴趣与爱好,使之得到一个"精神支柱",振奋压抑心理。事实证明,当一个人对某一方面产生强烈的兴趣时,就能战胜烦恼、抑郁等消极情绪。

第五,要鼓励争鸣,这也是消除压抑心理的好 *** ,有压抑心理的往往不欲多言。教师能及时地抓住某些大家感兴趣的问题,组织讨论、鼓励争鸣,让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如果讨论的课题确能引起大家的注意,那讨论必然"一触即发。如"审美观"、"代沟存在怎么办"、"好学生的标准"等等,通过这类讨论与争鸣,既能畅开言路,又能抒发胸中的积郁,使大家的心情舒畅起来。

第六,还要注意保护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非原则问题上,对个性不应有所指责。由于个性差异带来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都不一样,这种丰富多采、五花八门的生活内容,只要基本符合美观、大方、正派,就不要过于苛求,这对造成轻松愉快的生活气氛,是大为有益的。总的来说,要消除中学生的压抑心理,必须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气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都能在完成学校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得到自由的发展。

专题十一 厌学心理疏导

厌学情绪较多地存在于差生之中。这是一种由于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的自卑感,加上外界的压力(如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同学的耻笑,邻里的讥讽),往往使之失去信心,于是更加厌恶学习。二是有些差生物以类聚,精力几乎全化在学习之外,见到上课、作业就感到头痛,勉强应付,滋生强烈的厌烦情绪,当然,厌学的也不完全限于差生,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由于某种原因(如感到学习负担过重,读书无用等)也会产生厌学情绪。

按理说,学习可以增进知识、掌握技能,应该是一件非常有趣味的乐事,也符合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和好学多问的特点。但为什么一部份同学却产生厌学心理,除了上面提到的学不好、无心学以外,其他造成厌学心理的客观因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揠苗助长。苗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有些家长仿照体育训练中大运动量的做法,既违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又不考虑他们的可接受性;使学生不胜负担,不求甚解也不易消化,久而久之产生恶性循环,把本来是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们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心理。

二是一些家长对子女特别宠爱,对他们在学习上没有要求,过分迁就,甚至有父母替子女越俎代庖的事,造成孩子学习上怕艰苦,不扎实。由于把学习当作过分轻松的事,一旦遇到困难而自己又无力去克服,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三是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求过高。有的学校把九十分以下算作"不及格",就要补课。即使有的学生考了九十九分,还要听家长、教师"为什么丢了这一分"的指责,这种求全责备使学生在学习上丧失信心,并为此惆怅、苦闷、厌烦。

四是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知识贬值"、"脑体劳动待遇倒挂"等等社会影响,也使一部份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于是学习好的学生不想进一步努力,学习差的学生则不想读书。

五是有些教师教学不得法,这里既有教育思想问题,也有教学艺术问题。在生源较差的学校,有的教师感到教而无功,他们的厌教情绪也影响到学生学习情绪。在生源较好的学校,有的教师则一心扑在"升学率"上,学生的课余生活、文体活动等等都似乎与他们无关,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单调乏味,从而萌生厌学心理。同时,有的教师在教学 *** 上缺乏艺术性,一味的满堂灌,学生似懂非懂,因而在一大堆作业面前束手无策,产生厌学情绪。

据了解,厌学情绪在中学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某县对初三毕业生曾作过一次升学意向调查,之一志愿填写高中的只占毕业生总数的13.2%,比计划数相差近千人,还有11.4%的学生连志愿书都不填。因此消除厌学心理,解除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厌学心理的疏导,一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二要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对有厌学心理的学生,绝不能用高压政策:"如果你学不好,下学期就不给你读了",这正合其心意,那学习更不用功,成绩则每况愈下,以致不可收拾。有位家长在疏导其孩子厌学心理方面是值得借鉴的:他的孩子在一年级时考试有两门不及格,成绩是班内倒数第三,受到学校点名批评。当孩子拿回成绩要家长写批语时,这位家长一方面考虑到孩了原有学习基础差,考得不好,心情一定很沉重,另一方面感到也有自己的责任,于是在批语中写上"失败是成功之母,最怕你灰心丧气,望振作精神,勤学好问,争取各科及格,"孩子本想会挨一顿训,结果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鼓励,提出的要求又不高,感到心情轻松,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学习上反而刻苦起来。后来,这位家长又从孩子的同学口中了解到孩子感到读书很苦,时逢暑假,骄阳如火,他就有意让孩子连续几天下田劳动,体验艰苦。然后对他说:"世界上干什么都得吃苦,农民没有因苦而不种田,学生岂能嫌苦而不读书。不怕苦和累,才能得到丰硕的成果?这使孩子深受启发,至初二时成绩显著提高,获得学校颁发的"进步奖"。由此看来,对孩子进行生动而切合实际的教育,耐心而又充满希望的鼓励,有助于克服厌学心理。操之过急,要求过高,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厌学情绪。

教师对学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宁肯吃得少些,力求消化。而不让其撑得慌。关键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并使这种乐趣建立在不断成功的尝试上。

在学习上,气可鼓不可泄,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得当的表扬,都会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增长自信心,并对学习产生越来越大的兴趣。由此可见,当学生有厌学心理时,应尽可能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使之在心理上获得平衡,把在学习上失去的兴趣重新找回来。

一般讲,一个学生不会一开始就厌恶学习,而往往是由于后来的种种原因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所以厌学情绪既可以产生,也可以消除。心理研究表明,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包括学习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和毅力,并把学习中所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当作锻炼和考验自己意志和毅力的机会,并相应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都是激发学习兴趣、鼓动竞争心理、培养和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而这一切也都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

至于对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社会原因,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要教育学生懂得,"不学无术"在社会上终究是不可能立足的。社会要进步,最终还是要靠知识和技术,今天学习上的好坏,将关系到将来对祖国贡献的大小。

专题十二 从众心理疏导

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在中学生中,从众心理这几年来也较为普遍地存在。

例如有的学生暑假里本来自己有安排,不打算外出旅游,但许多同学都相约去旅游,感到自己不去不好,于是放弃了自己的主意,也和大家一起去旅游了。又如在一堂体育课上,有位女同学在练习翻双杠时,不慎把运动衣撕裂了,人也跌了下来。这时在男同学中发出"哄"的一阵笑,接着哄笑声、叫喊声、口哨声混成一片,使体育课一度中断。事后个别查问起哄的原因,有的同学回答得很干脆:"看大家哄笑,我也凑凑热闹"。从众心理现象有时会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使事情真假难辨,是非混淆,事态扩大,后果严重。

从众心理的产生,从群体方面来说,一般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个体对群体的信任度。对群体越信任,就越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从众。二是对群体压力的心理承受程度。群体的压力愈大,超过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那个体就会对偏离群体的行为感到不安,就越易产生从众行为。但个体对群体压力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则不一定会产生从众行为。三是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如果群体成员的意见分散,群体压力就会减小,如果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很高,群体的压力就增大,使个体不得不与群体保持一致。四是群体的规模和内聚力也影响个体的从众心理。群体规模越大,内聚力越高,个体就越容易从众。此外,还与群体的活力、专长和社会影响有关。

从个体方面来说,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个体的自信心。如果个体的自信心不足,缺乏决断,就容易失去自己的主见,而人云亦云地随大流。二是个体的责任心。如个体的责任心、事业心和正义感不强,缺乏原则性,那亦容易随大流。

不过对从众行为也要具体分析。一般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就从众心理的客观影响来看,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看从众行为的具体内容。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都不足,自制能力又不强,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从众行为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中学生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从众"。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从众"。"真从众"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无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数人在一起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假从众"则往往是碍于情面或者免受群体的指责和惩罚。例如有的同学不吸烟,也不想吸烟,但伙伴中许多人都抽烟,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也只得抽上了。这种违心的从众现象,在学生中还是比较多的。

就中学生来说,从众心理的产生大致不外乎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家庭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调查表明,有些学生早就受自己家长或亲友中世俗观念的影响,如"入境随俗"、"遇事随和"。不要做"出头椽子",不要"标新立异","人家怎样你就怎样",这些观念逐步形成了他们遇事从众的心理。二是由于学生本人的因素。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探索精神的人不大会轻易从众,而那些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不肯多动脑筋的人,容易从众。胆小怕事,感情脆弱的也容易从众,而其中更多的是顺从和屈从。三是智力较低,反应较慢,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都较差,在复杂的情况面前无所适从,把简单的多数当作真理所在,因而盲目地从众。至于一些人在发型服饰上赶时髦,也是一种从众的倾向,这是审美观念上的从众。

怎样对中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疏导?实践证明,对学生的从众心理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不然容易激起学生某种逆反情绪,使一些被迫从众的反而转为自觉从众了。对由于从众心理作怪而造成某种事态,从而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首先要平定情绪,然后进行耐心说理、分清是非,认识危害,以防止或减少盲目从众的现象。

其次要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学生从众心理的关键。因为不少学生是在自己无法拿定主意的情况下从众的。这说明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质疑,并为此创造一些条件,如经常举行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专题辩论会、讨论会,给学生以分析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逐步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做到不盲从、不迷信、善鉴别、有主见。这样既能克服消极的从众心理,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

再一点是要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提高学生在各种思想压力下的心理承受力。因为怕被奚落而从众,怕受报复而从众,在中学生中也大有人在。真理不是以赞同的人数多寡来决定,教师要有意识地支持少数同学确有道理的观点、见解、意见和建议,即使多数人不赞同,亦要为他撑腰,杜绝那种以多压少的现象。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仗着人多势众而横行无忌,使少数人望而却步只得顺从,这样反而助长了那些歪风邪气。所以必须使那些自卑心重、性格脆弱、胆小怕事的学生坚强起来,遇事能拿出自己的见解和办法,这也是消除从众心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社会心理学认为,舆论的形式与扩散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加上舆论本身具有的合理因素,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并具有显著的心理效果。正确的、健康的舆论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能振奋每个人的精神,但不正确的舆论也有其强大的反作用,因此必须重视班集体的建设。在一个凝聚力强大、班风良好、舆论正确、健康的班集体里,从众心理能发挥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不正确的舆论一出现就会受到 *** ,大大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在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方面,教师还必须改进教育 ***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治自理,改变学生习惯于按教师的意志和命令办事的方式,不能老"依着教师的葫芦画瓢"。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自己去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这就使盲目从众的心理失去了产生的温床。

从众心理如能在学生时代得到正确的引导,那末当学生踏上社会后,就能更好地根据社会利益来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避免因盲目从众而造成坏影响。

专题十三 逆反心理疏导

青年学生常常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有时连自己也感到不可理解。例如:一个面临毕业的学生看了一会电视,正想起身关了电视去复习功课,里间传来了父亲的声音:"时间不早了,可以开始做功课了。"一听这话,已经抬起的身子又重重坐下,继续看下去。尽管再也没有看下去的雅兴,尽管父亲的话正合自己的心意,但心中却憋着一股气,"不让我看,我非要看。"

这种当个体受到外界事物的 *** ,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负向的心理活动就叫"逆反心理"。上例中对父亲嘱咐的盲目对抗,就是儿子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

正常心理支配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而逆反心理支配的行为是盲目的。如越是不让知道则越想知道、越是不让去做的事越想去做,越是不让听、不让看的则偏要听、偏要看。有的完全出于一种好奇心,很难说有明确的目的。如学校教育青少年不要抽烟,有时反而"驱使"他们偷偷地去抽。再如学校回避青春期教育,青少年产生"性神秘"反而更想了解有关性的知识,有的甚至因此而犯错误。

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原因。从主观因素来说,一方面,随着青少年知识的增多与能力的增强,特别是抽象思维的发展、推理能力的提高,他们对各种事物、现象喜欢进行独立的分析,他们最恼的是别人仍把他们当孩子看待。当这种独立性被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时,就会出现反对成人权威的情绪。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性,不听任何人的摆布,故意显出与父母师长背道而驰的思想和行为,出现了逆反心理现象。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认识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还不够强,是非界限也不十分明确,在思考问题时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常常有不稳定的特点,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容易感情用事,并且不善于以自己的意志去控制自己的感情。当心境好时,一件平常的事可以使他高兴,心境不好时,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也会感到厌烦。因此,常对心理上或感情上有成见的事物,产生逆向心理活动,表现出种种"故意作梗"的行为。

再从客观原因来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青少年非常需要对他们的理解,当这种迫切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导致逆反心理。我们发现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中有相当一部份是对家长的不满与反抗。如果父母师长无视子女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性不断增强的特点,无视他们正常的欲望和需求,粗暴地干涉他们的言行、批评指责或命令式地要求他们按父母师长的意图去发展,凡此种种,都会引起他们内心的不满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还会逐步扩大到对待社会上的各种问题,显得好辩论、顶撞,显示其与众不同,甚至十分执拗,对什么都不以为然。当然,这里也有社会原因,如某些宣传未能实事求是,使学生产生一种不信任感,从而促成了逆反心理。

对中学生逆反心理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不断增强的要求独立自主的意愿,充分肯定他们值得肯定的一面,尽量减少心理上的对立情绪。当学生情绪强烈激动时,要采取"冷处理",化解他们的逆反情绪;另一方面也不能任意迁就或放任自流,要帮助他们较好地了解自我,克服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我们知道,人在某一方面受到压抑,必定要在另一方面寻找发泄,以保持其情绪上的平衡,这就是所谓迁怒和移情。对待逆反心理亦可以采用"渲泄法",创造机会使意见和情绪都倾泻出来,以调节情感和行为。而要做到这点,平时必须力求与学生在感情上沟通,通过感情沟通达到心理沟通。

如异 *** 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但由于各种社会议论和偏见,会使交往的双方在心理上产生压抑感,迫使他们反而"变本加厉"地形影不离,使正常的友谊畸形化,探究其心理原因,不外是:"你们越议论,我们越是这样",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对此,必须重在心理沟通,从理解、信任着手,达到教育、引导的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逆反心理大量存在,对于这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如处理不当往往会酿成严重后果,直接影响到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果一个人的逆反心理得不到及时疏导,多次反复,日积月累,还会形成一种不良的变态心理,而这种变态心理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演化为犯罪心理。这应该引起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专题十四 妒嫉心理疏导

妒嫉是一种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种影响团结,使力量内耗、损己害人的消极心理。妒嫉心是指别人在某方面优于自己,并认为可能由此危及自己的利益而引起的忌恨与不满,这种情绪往往不是正面流露,大都是旁敲侧击,这是妒嫉心理的表现特点。妒嫉心理极欲排除别人优于自己的方面以解除心头的愤恨,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如某校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体育课上,大同学正在进行球类活动。突然,小朱用脚一绊,将小张绊倒。由于小张猝不及防,重重地摔倒在水泥地上。结果造成膝盖轻度骨折。事端的起因是:小张的舞技出色,在学校文艺会演中多次获奖。小朱也酷爱舞蹈,虽经苦练,总赶不上小张,于是出此下策,从心理上说,是妒嫉之心恶性膨胀,以致发生上述伤害事故。

一般来说,妒嫉之心总是不愿看到别人的进步和成功,而自己又不肯作艰苦的努力,冀求通过别人的失误甚至伤害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怀有妒嫉心的人,表面上看来相安无事,而内心却十分忌恨。它是人际关系中一种隐秘的不安定因素,常常由此生出许多是非来。它不仅给自己带来困扰和烦恼,还给同学关系蒙上一层不和谐、不协调的阴影,有时甚至产生伤人的严重事故。

青少年学生都是争强好胜的,如不正确引导,妒嫉心理的范围是很广的,如有的学生看到别人学习比自己好,工作能力比自己强,生活条件比自己优越,受到的表扬比自己多,得到的荣誉比自己高,就产生忌恨和不满;有时仅仅是别人穿的衣服式样和质料比自己的好,也会产生妒嫉之心。

产生妒嫉心除了学生本人的原因外,如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或感情上有所偏爱,或对某些同学有成见,凡此等等,都有可能激化矛盾,使一些学生由怨恨而产生妒嫉之心。

妒嫉心理是一种比较隐蔽的心理,怀有妒嫉心的人总不愿让人觉察自己的妒嫉心理。但它毕竟要在行动上表露出来,其表露的形式和程度,则随着年龄、修养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说,青少年的妒嫉心比较外露,个别的甚至公开宣称他的不满。因此,对于青少年妒嫉心理的疏导,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扬长避短,以勤补拙。有妒嫉心的学生往往只看到别人胜过自己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也有胜过对方的地方。如果对方学习上超过自己,而自己在体育上或文艺上略胜一筹,那除了不放松学习外,可以在自己长处方面多下功夫。(在长处方面下功夫,一般都比较容易见效。)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好,在各有长短的情况下,可以取得心理上的某种平衡。同时,有的虽在智力上不及人家,但可以勤奋,以勤补拙,也可以取得好成绩。这样,妒嫉之心亦可逐渐消失。

2.强化自己的竞争意识。把妒嫉心理引向竞争,通过竞争来不断提高自己,从而赶上或超过对方,就避免了妒嫉心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与有害影响。在班内形成一种互相竞争、奋发向上的气氛。

3.要开阔胸襟,扩大视野。有妒嫉心的人,往往只看到班内个别胜过自己的人,心理就容纳不下。同时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自知之明、要让学生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世界上比自己能干高明的人很多,你妒不胜妒。一个人不可能事事胜过别人,常有力不从心之处。要面对现实,放宽胸怀,扩大视野,不要为一丁点的你长我短而耿耿于怀,计较不休。这样,就可以从比较高的思想境界来看待一切、妒嫉之心亦容易消除。

4.淡化别人的妒嫉心理。受别人妒嫉,心中毕竟不会愉快,如何处理好来自他人的妒嫉,也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值得指出,被妒嫉的人对待别人的妒嫉心,绝不能以牙还牙,针锋相对,或者"你妒嫉我,我存心气气你"。这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于双方都不利。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你妒嫉我,我不在意,要谦虚谨慎,主动和对方搞好关系。中国历史上的"将相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今天,这面历史的镜子仍有其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5.教师的言行,对消除某些学生的妒嫉心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处事不公、或有偏心、或有成见、都会促成一些学生的妒嫉心,所以在做具有妒嫉心理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应该特别注意。必须使具有妒嫉心的学生感到老师公正,一视同仁,才能在心理上逐渐取得平衡,从而消除妒嫉心理。

专题十五 崇拜心理疏导

对于名人的崇敬和钦佩,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尤其是青少年,对成就突出的科学家、功勋卓著的英雄、身怀绝技的志士,会表现出强烈的钦慕和景仰,奉为崇拜的偶象。

当然青少年时期崇拜心理以及崇拜的热情和方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眼界的开阔,兴趣的转移,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的崇拜心理会变化发展,不仅崇拜的对象和范围会有变化,崇拜的热情和方式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呈现一种由低级向高级、由外在向内在发展的趋势。

少年儿童崇拜的往往是力和勇。古代英雄、近代"圣武"、传说中的超人,等等,无不都是力的象征、勇的化身。他们从广播、电视、书籍中了解他们的"形象",形成心中的"丰碑",对他们崇拜得五体投地。其实,他们追求的只是一种外形相似和低级形态的模仿。随着年龄的增长,如到了高中阶段,就不再满足于对力和勇的崇拜,也不再停留在外形的模仿上。他们的崇拜心理向着比较成熟的阶段发展。表现在认识上,是去努力理解名人的思想和精神,了解他们走向成功的秘诀,从而由低级的简单模仿,升华为出自内心的景仰,学习名人的思想和人格。崇拜的对象由象征力和勇的神话传奇人物,转为造福人类、推动历史发展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他们把心中崇拜的名人作为自己未来理想的化身和追求的目标。

对名人的崇拜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为青少年直接提供了思想言行规范化的模式,在崇拜心理的驱使下,被崇人物高尚品德、创业意志和献身精神会强烈地影响崇拜者,启示他们该如何地去对待生活、对待事业、对待未来,以及对待成功与挫折,从而激励学生象名人那样去克服困难,勇住直前。

但这里也要指出,由于青少年经验不足,思想尚单纯,看问题比较片面,往往取其一点,不及其余,致使一些学生也会去崇拜那些历史罪人,社会败类。如某校让学生填写"你最崇拜谁?"的问卷时,竟有填上希特勒、曾国藩的。他们感到这些人有能量,也是"不可一世"的,但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不过,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这类崇拜心理会自然消除,对此不宜给予重责或扣帽子,但引导则是必要的。

对学生崇拜心理的有效激发,正确运用,有利于把思想与道德品质教育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有利于增强教育的效果。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着,如果教师诱导学生崇敬好榜样,鼓励模仿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学生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不少学有成就的人都曾借助过崇拜心理的驱动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崇拜心理是一种积极心理现象,一般地说教师可采取激发、导向、升华的方式,使崇拜心理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激发,就是要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如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的传记、著作、格言,寻找成功者的足迹;请英雄人物、科学家、艺术家与企业家和学生见面,和学生对话,从中受到感染和吸取力量;学校可组织学生祭扫、瞻仰名人墓地,引起缅怀和学习;还可在教学中宣传对社会、历史有卓越贡献的人物以及各种能工巧匠,让学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勇于献身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意志,从而找到理想、人生价值、青春光辉的真实内涵。学生在崇拜的同时,理想和信念也会在心灵深处萌发扎根。

导向,就是引导学生选择崇拜对象,使之成为学生自我激励的目标,教师对学生崇拜心理的正确导向,应使崇拜人物成为学生实现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动力,把理想教育和成才教育落到实处。要注意崇拜心理的时代性和层次性。对于今天的中学生,除了引导他们熟悉老一辈的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的报效之心,也要引导他们学习对四化建设具有创新、改革开拓精神的改革家、企业家。崇拜名人,学习名人,都是为了促进自己成才,为今天的现实服务,而不是仅仅把名人作为一种光圈和标签,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

升华,就是不应由于崇拜而匐伏在名人脚下顶礼膜拜。要引导学生既有景仰之心,又要有学习赶超之意。克服可望而不可及的怯懦心理,在崇拜中激励自己,勉励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专题十六 "离巢"心理疏导

近几年来,时有中学生(也有个别小学生)离家离校而出走的现象。这种出走,都是不告而别,有的只留一字条,有的出走后寄回一封信,告以出走原因,但去向不明,"生死未卜"。这给学校和家庭造成巨大的压力,也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有的学生出走不只一次,而是多次,并且长期离家出走。

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转变时期,"成人感"和独立性都在不断增强,但还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喜欢自由行动。但又缺乏社会经验,考虑问题简单片面,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经常顾前不顾后,盲目性很大。所以一旦出走,就漫无目的地浪迹街头。如不及时引返,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思想情绪容易走向极端,一旦被社会落后势力所利用,在他们的拉拢、诱骗、胁迫下,即沦为受害者和肇事者,成为社会的一种不安定因素。仅据几个大城市的统计,少年犯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在学校时都有过出走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切和重视。

从心理上来分析,造成"离巢"的心理因素大致上有以下几方面:

1.惧怕心理。学生由于成绩不好,或某种错误,常遭家长打骂体罚,以致成为"惊弓之鸟",心理上经常处于惶惶不安的恐惧状态。如一旦预感到又要遭打,于是闻讯出走,夜不敢归,甚至索性远走高飞,离开这个时时受惊吓的家庭。

2.抗拒心理。学生的自尊性都较强,如遇到家庭或学校给予精神上的奚落和虐待,或父母师长处事不公,蛮横武断,或冷讽热嘲,语言尖刻,严重损害其自尊心。这种心理创伤,会使之产生强烈的反抗心理,而在无力抗争的条件下,愤然出走,以出走表示抗拒。

3.报复心理。有的学生在受到委曲或压制后,心中极为不平,在无其他报复手段的情况下,毅然出走。这大都由于处事不公,或者小题大做、轻过重罚,或者主观武断,冤屈好人。学生用出走以示 *** ,并以此作为报复。

4.威吓心理。由于家长对孩子长期宠爱,使孩子养成任性、执拗的脾气,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不依不行。当一旦发生违背其意志的冲突,而家长与学校又不退让,使他"忍受"不了,即以出走向对方 *** ,用威吓来达到使对方屈服的目的。

5.逃避心理,当学生由于其种原因遭到周围人们的责难,或干了不光彩的事而无颜见人,在羞愧至极,无地自容时,以出走来转移人们的视线,逃避舆论的压力。也有违法犯罪的学生当案情暴露后,为逃避惩罚而出走的。前一情况以女生居多,后一情况则以男生居多。

6.团伙心理。不少学生由于自己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加上学校与家长教育不当,常以赶出家门、校门相威胁,使他们感到在家庭与学校得不到温暖。在他们最需要得到爱和温暖的时候,就会不加选择地去靠拢社会上小团伙,甚至以此作为"归宿"。其中也有因团伙而出走肇事的。

7.好奇心理。好奇心是青少年较为突出的心理特点。好奇心是学生探奇涉险、寻根究底的驱动力。一些学生在某些武打影视和武侠小说的诱惑下,对求仙访道,拜师学艺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背离亲人,盲目出走,奔赴名山大刹。实际上最后必然沦落社会,到处流浪。

学生"离巢"心理的萌生,有其主观因素,但主要是因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不当等客观因素所致。从青少年出走的动机来看,大都是"避难型"的。他们不堪忍受外界的压力,是为了"逃过这一关"。有的学生在出走前就处于半出走的状况,如"逃学"或"逃夜"。他们有的到校不到家,有的到家不到校,大都在学校和家庭周围徘徊。当矛盾激化后,就完全地离家出走,他们虽在出走前有所考虑,但多数情况是临时决定、仓促出走,来不及考虑下一步,亦无能力考虑下一步,因此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其中个别也有到远方亲戚处避难的。)

除了"避难型",还有"企求?quot;和"附从型",但后两种出走类型较少见。"企求型"往往由于家庭中长期复杂的矛盾,使孩子长期感到精神室息,加上外界的某种超常诱惑,以致渴望理解和寻求精神解脱,因而出走;希望由此闯出自己的路。这种情况大都发生在有较强独立意志的高中学生身上。至于"附从型",实际上是为团伙心理所驱使而出走,这类出走多半不会干好事。

学生出走,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离巢"心理的预防与疏导,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密切配合,把预防与疏导结合起来,而且预防重于疏导,疏导亦是预防。

根据学生出走的各种心理因素,首先要尊重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就要尽量多的尊重一个人"。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这对一个差生来说,尤为需要。不能由于学习上、行为上的某种过失而把他们拒之于校门、家门之外,或给予侮辱性的批评处罚,这都会引起学生极度反感。在家庭中,要坚决杜绝打骂教育,打骂教育是世界上最落后的教育方式。有一位出走的学生说,父亲的三鞭子把他的心打冷了、打硬了,他只得与父亲"永别了"。

其次,要关怀学生。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心理上还有较大的依恋性。他们需要关怀和温暖,尤其需要父母师长的关怀和温暖。有时晓之以理还不如动之以情来得奏效,情至心动,震撼他们的心弦。所以在情感上切莫刺伤他们,刺伤学生的情感,是很难弥合的。有的出走学生,往往由于得不到"爱"和"温暖",而默默流泪,无限悲思,未有与父母师长感情亲密而愿意出走的孩子。

第三,对学生的要求要恰当。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提出不恰当的学习要求。实践证明,要求过高过急而没有达到的希望,往往使孩子绝望而造成严重后果。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在班里或年级里非考上前三名不行,考不到不要来见我;或者考不上高中、大学你就不要回这个家了;或者说,如果留级你就去自找出路吧!"等等。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这种"逐客令"式的教育使其终日惶惶不安,由于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只有出走以求暂时解脱。所以消除封建专制式的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任务,教师与家长应为此而共同努力。

第四,对于出走引返的学生则更要备加关心,切忌歧视,以尊重、关怀来稳定他们的情绪,再辅之以学习上、生活上的具体帮助。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特别需要父母师长的耐心和爱心。

专题十七 闭锁心理疏导

闭锁心理属于内倾型心理。内倾型心理的优点是遇事认真,善于思考,但其弱点是思想狭窄,容易产生自卑感,常因一点小的挫折而忧伤欲绝。在性格上一般都比较沉默,孤僻,不善交际,易羞怯,所以人际关系不活跃,很少与人交流思想。闭锁心理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一种阶段性的心理现象。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大都会出现闭锁性,即出现隐秘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许多自己的事有意回避父母与师长,有了自己的心事、但不轻易告诉人。过去自己的抽屉从不上锁,这时也上起锁来。表明他们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心活动。这种闭锁、隐秘的心理特点,一般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这种闭锁心理与其内倾的气质联系起来,变得抑郁、忧虑、苦闷和不安,那就可能产生闭锁心理障碍。这种闭锁心理障碍,一般以高中生居多。

心理内倾的人,表现都比较谨慎、踏实、遵纪守法,给人以一种"放心"的感觉,因而就不大注意其内心的动向,由于性格内倾,不易暴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不愿意告诉别人,因而一旦产生自我意识上的偏差,就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纠正。这就容易发生出人意外的不幸事故,使大家深感惊讶:一个好端端的人,竟会走上绝路,平时没看出他有什么异常的迹象呀!

对于有闭锁心理障碍的人,经常会处于一种隐蔽的焦虑和不安状态,但表面上一般看不来,因其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关心。产生闭锁心理障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对自己的期望较高,往往超越自己的能力限度,强迫自己去做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因此,他们有时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但同时也潜伏着消极因素。当学习、生活道路上有不顺利时,即会对自己及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并作出错误的估计,从而产生自卑、焦虑。

二是当自己期望的"理想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现实自我"发生矛盾时;或在受到某些挫折而想否定"理想自我",但又未能在心理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时,这种自我认识上的矛盾便会发展成心理障碍,从而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在这个时候,如果得不到帮助和指导,可能会失去理智。

三是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青少年正处于个体意识的形成和稳定时期,这是个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消极的自我意识同时并存的矛盾时期,这时更需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即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抑制和纠正消极的自我意识。但由于闭锁心理障碍的隐蔽性的特点,常被粗心的父母师长所忽视。所以对于内倾型学生的心理障碍,特别是闭锁心理障碍,必须善于审察,掌握其内心活动的蜘丝马迹,及时地做好疏导工作。

青少年之所以会产生自我意识上的矛盾(健康的积极进取的自我意识和不健康的消极自卑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归根结底是心理适应不良。再加上闭锁心理的特点,这种矛盾不激化就看不出来,一旦激化则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那末如何纠正这种自我意识上的偏差呢?可以把疏导教育与陶冶性格结合起来。

首先要注意自我评价必须适度,正确估计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样就能在各种情况(成功或挫折)下都能把握自己,不做失去理智的蠢事。其次要敢于正视现实,不为一时的得失而左右自己的情绪。其三,要把陶冶性格,培养良好的个性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与集体活动,把闭锁的心敞开来,让别人理解自己,也使自己理解别人,这有利于防止产生心理障碍。同时要学会控制情绪。性格内倾的人容易走极端,要逐步转变他们抑郁闭锁的心理状态,变得开朗、爽快起来。

最后要强调一下的是,青少年心理上的闭锁性并不是一种病态,属于正常现象,它与内倾型性格产生的闭锁心理障碍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不然,把一般心理特征上的闭锁性作为闭锁心理障碍来处理,是不妥当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专题十八 早恋心理疏导

性机能的成熟,使少男少女告别了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欢乐明朗的少年时期,迎来了充满活力,骚动神秘的青春期。由于情窦初开,相互间有一种情感上的吸引,有彼此接近的需要,对异性的注意也就越来越强烈。这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相互不断交往和彼此好感的基础上,可能会出现爱情的萌芽--早恋现象。

中学生的性意识往往带有敏感而朦胧的特点,他(她)们最初的早恋往往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例如男女同学一起植树,或在郊游中一起做饭,看到对方能干;在图书馆、阅览室多次发现对方阅读的兴趣与自己相同,或是坐位临近经常借还学习用品等等,这本是十分平常的事,但处在这个时期的双方却会敏感地发现感情的沟通与交融。如果仅仅停留于此,那还只是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和喜欢亲近的反映,一般不应说?quot;早恋",它与成年人有意识对异性的追求与对婚姻、家庭的意识,是有本质区别的。

但中学生的早恋现象也就是在上面所说的种种交往中产生的。

中学生早恋的特点是:心理上的喜悦与茫然并存。中学生的早恋开始时仅仅是好奇、模仿,有的是"一见钟情"或"一事钟情";有的本无明确的爱恋对象,但一旦接触,发展神速。这是因为青春期的中学生具有热烈、冲动的感情特征,特别是他们把这种异 *** 与枯燥而紧张的学习相比,感到喜悦和新鲜。但是在喜悦中他们又常常感到茫然,当收到对方充满爱慕之情的信条时,往往不知所措,而当老师或家长发现自己学习成绩下降并由此洞察自己的隐秘时,感到惶惑不安。

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早恋是处于一种半抑制状态。既隐蔽、含蓄,又率直、外露。由于他们多少意识到中学生早恋是不对的,会影响学业与进步,家庭、学校、舆论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一种心理制约力,因而理智的抑制多于感情的外露。总的讲,早恋的感情基础是真诚而健康的,出于对对方的仰慕。但也有少数中学生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把女友作为消遣、玩弄的对象,把男友作为"靠山"或"保护伞"的,不过这毕竟是少数的情况。

对早恋心理的疏导,重在使青少年能正确地驾驭自己的感情,理智地处理这类对他们来说?quot;为时过早"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中学生的爱情是一个现实的、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用不着抱什么神秘的态度,不是一讲'性教育'就有什么副作用,而应作为一个道德教育问题来研究,找到规律按规律办事,正确引导"。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和成人一样有自己的隐秘世界,他们渴望成年人的指导,同时也希望成年人理解和不要揭他的隐私。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用亲近、关心而不是鄙夷、歧视,用尊重、理解而不是讥讽、挖苦去对待"早恋"的学生,他们一般是会听从劝告,接受教育的。而训斥和惩罚,只能引起他们的反感,有的教师为此大张旗鼓,采取公开批评、扣查信件、禁止交往等等做法,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可能酿出事故来。

除了端正教育思想与态度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一是根据学生性生理逐步成熟的情况,开展青春期教育,并且把性生理和性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用科学知识来破除对"性"的神秘感,懂得爱情的社会性与道德性。使学生对恋爱婚姻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特别要他们懂得,由于中学生感情上的强烈性和意志上的薄弱性,还不具备处理好恋爱问题的条件。同时,可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二是可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喜爱活动的特点,适当多组织一些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如组织参观、郊游以及办墙报、搞影评等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得到有益的发挥,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建立起健康正常的异 *** 往。同时告诫学生在异 *** 往中要互相尊重、举止适度,开玩笑要注意分寸,讲究文明礼貌。

三是对于女同学要进行"四自"(自爱、自重、自尊、自强)教育。女同学进入青春期后,情窦初开,思想敏感,感情热烈,如果不注意引导,"青春期"可能变成"困难期","黄金时代"变成"多事之秋"。要使大同学在这个生理、心理的剧变时期,及时地注意控制、调节自己的言行。

四是对"早恋"问题的疏导,除了一般的教育与引导外,还应做好个别指导工作,这是因早恋问题有其本身的隐秘性。如对于那些反应灵敏,善于独立思考而又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可以采取心照不宣、旁敲侧击的办法,使之受到启发而自我解脱。曾有位班主任与处于早恋中的班干部在校园中散步谈心,指着花坛上的花意味深长地说;"自然界的花儿都按时开放。其实人类也一样,青春花蕾的开放也不能任意提前,否则这花儿就开得不艳、不香,更谈不上结出丰硕的果实……"结果那位学生干部心有灵犀一点通表示领会了教师的心意。还有的教师通过借一本书或赠一段格言或提一两个具有暗示性的问题,来对早恋的学生做工作,这也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由此看来,?早恋"心理的疏导,有时还在妙不言之中。

总之,对早恋心理的疏导,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综合教育,以形成必要的环境氛围使青少年精神焕发、拼搏奋进地度过青春期。

专题十九 冒险心理疏导

在某个学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班主任在同学拾到的一本日记本中,发现了一个"行动计划"。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行动计划这样写着:一、X月X日晚跟踪M;二、X月X日晚,行使"反间计",使其自相残杀;三、X月X日,在W饭盒里下"蒙汗药"。下面还有打击目标的分析?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决定X月X日看完电影,带上武器进行跟踪追击,放冷枪暗箭,击敌要害等等。

看到这样内容的"行动计划",教师在吃惊之余,进行了一番调查,确认这是班里一位男同学的"杰作"。这位同学才14岁,刚升入初中二年级,因看不惯班内M和W两位同学的言行举止,便萌生了要"教训"和"打击"这两个同学的念头。还为此作了实地的调查,掌握这两位同学的情况,制订了这份"行动计划",并且已经有过几次冒险行为。如为了跟踪目标,曾几次翻墙登高,甚至撬窗入室。

一个初中学生,怎么会做出如此荒谬的事呢?这简直象反特小说、侦探故事中的情节。其实这是冒险心理在作崇。冒险心理是指对惊险事物的强烈兴趣,从而跃跃欲试的心理活动。冒险心理出现在青少年身上主要是为了寻求某种 *** ,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满足,而不在于谋财探宝。所以,他们在冒险心理的驱使下,会做出各种危险和令人费解的事来。有的在冒险举动中吃了亏,负了伤,也不后悔,还以为自?勇敢",有"英雄气慨",并以此来赢得同伴们的"赞赏"。

那末,中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冒险心理呢?一般说,中学生的冒险心理大致是由以下几种心理发展而成的:

一是好奇心理。中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他们对新鲜、奇特、神秘的事物尤其感兴趣。制定那?行动计划"的中学生,平时对侦探、惊险小说入了迷,对当侦探有强烈的兴趣,于是在自己的生活中跃跃欲试,把平时合不来的同学当作"敌人",进行冒险。

二是探究心理,中学生由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事物产生了探究心理,喜欢研究各种"为什么?"特别对那些使自己感到奇特和神秘的事,有一种强烈探究心理。如有位同学对气功的神秘功能感到惊奇又费解,于是为了探究气功的秘密,不惜冒险一试,竟然赤脚踩在碎玻璃上。结果脚底刺伤,鲜血淋漓。

三是求成心理,每个人都希望把事情办成功,这是一种求成心理。青少年的求成心理比成人强烈而迫切,常常是不顾主客观条件急于求成。正是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有时会让他们不顾一切地去冒险。如有的同学在野营活动时,不遵守日程安排,擅自冒险攀登,这有可能酿成大祸。

四是固执心理,有些学生一旦拿定主意就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而不考虑自己的意愿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有实行的主客观条件,一意孤行,冒险实施。如有的同学不听教师、家长的劝告,执意去少林寺拜师学艺,结果钱物两空,被民政部门遣送回家。

冒险心理是青少年的一种幼稚心理,它与成人是不同的。中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求成心,本来都是积极的心理因素,如果不予以正确引导,都有可能滋生冒险心理。当然冒险也不完全是消极的,如果引导得当,冒险是可以促使他们去排除困难,而夺取胜利的。在前进道路上,一点风险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人也是需要有点冒险精神的。但这里所说的青少年的冒险心理,是指盲目(不考虑主客观条件)的冒险和无谓(毫无意义或有害于社会或他人)的冒险。因此,对中学生冒险心理的疏导,既要消除他们头脑中消极的、盲目的、无意义的冒险情绪,同时要鼓励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发?quot;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进取精神。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疏导 *** :

1.转移法或称中心转移法。学生的冒险心理(这里都指盲目的、无意义的冒险。下同)有时不仅十分强烈,甚至十分固执。所谓转移法,就是把中学生的冒险心理转移到其他新奇而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不致产生危险的后果。如某校有几个同学在假期想在深夜作些小小的破坏,以尝尝冒险行为的滋味。教师因势利导,组织他们成立夜间巡逻队,配合公安民警与工纠队,维护社会治安。夜间巡逻,这样既对社会有益,又满足了他们的冒险心理需求。但要注意,所谓中心转移,更好应转移到与冒险相近而有意义的事情,如果组织上述学生去帮孤老干事,也许转不过去。因为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2.分散法也称分散注意法。即组织有冒险心理的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淡化其冒险心理。如有几位被称为"动物迷"的同学听说武夷山有个养蛇区域,他们偷偷相约趁假期去实地探险。这个计划对于一无捕蛇经验、二无治疗知识的人来说,可谓是盲目冒险。于是教师在假期组织夏令营活动,并有意识地给这几个学生分配些工作和竞赛任务。结果,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内容,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取消了冒险计划。

3.对于受冒险心理驱使,做出有损于集体或他人的事的学生,应晓之以利害关系,促其觉悟。如有个学生偷了大量自行车铃,目的不是为铃,而是要尝尝冒险的滋味,试试自己的本领。因此,学校越查得紧,他越是偷,愈险愈感到心理上满足。教师与公安部门配合做工作,使之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同时又引导他把冒险精神放到学习、工作的攻关克难上去。结果,这个学生领悟到?quot;冒险"不应是为了满足个人心理需求,并以此自诩为"英雄","冒险"应与国家安危、人民利益攸关的大事联系起来,这才是正道。

专题二十 犯罪心理疏导

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很多,除了社会、学校、家庭等客观因素外,青少年本身的犯罪心理是他们违法犯罪的内在动因。所谓犯罪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反社会意识,它是多种消极心理的复杂组合,犯罪心理是由于诸多因素(如报复心理、忌嫉心理、虚荣心理、占有心理、好奇心理、甚至戏谑心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诸当这些心理因素中的某一因素恶性膨胀时,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所以犯罪心理是某一消极心理发展到顶点而失去理性的控制而形成的。而这些促成犯罪的消极心理,在形成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有不同程度的区别。下面试作分析:

报复心理。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强有力的犯罪心理。报复心理不仅导致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而且产生的犯罪手段也十分残酷,在中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中,不乏报复心理导致犯罪的案例。如为一点小事争端,而顿起报复之心,实施殴打、伤害等犯罪行为。

忌嫉心理。忌嫉心理是一种排他心理。这往往在道德修养较差而心胸狭窄的人身上较为严重。忌嫉是一种重要的犯罪诱因,它往往与报复心理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有我无他的忌恨情绪,从而导致犯罪,这在中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件中也是常见的。

占有心理。这在中学生身上更是常见。这种对金钱、物质的占有心理、不可抑制的占有欲望,驱使一些中学生去偷、去抢,或通过欺诈、赌博等手段去获得不义之财。据有关方面对173名犯偷盗罪错的中学生的调查,其中大都是为占有心理所驱使的。

虚荣心理。这也是导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说,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而自尊心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需要。中学生的自尊心十分强烈,同时由于认识上和情绪上的原因,中学生的自尊心会带有极端性、片面性,使一些中学生听了一句不顺耳的话,就认为是损伤了他的自尊心,于面子上过不去,由此而打人、伤人,违法犯罪。

好奇心理。中学生的好奇心比成年人强得多,而且会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地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尤其在不良影响下,中学生的好奇心会畸形发展,严重的就会违法犯罪。如某中学生偷了一辆自行车,既不卖钱又不骑它,而是放在临街的楼下,不时去看看是否有人来拿,象小孩捉迷藏一样;还有一个学生,某晚抢劫了某商店一位营业员的东西,第二天还特意到她柜台上去买东西,看她是否能把他认出来。这都是受好奇心理驱使的犯罪案例。

戏谑心理,这也会导使犯罪。有些中学生由于道德水平低下,精神生活贫乏,往往觉得生活空虚,百无聊赖,他们出于追求 *** 的需要,以恶作剧的方式损害他人,而且往往不计后果,置法律道德于不顾,最终酿成犯罪。如几个高中生在公园中游玩,见面前一对青年男女在散步,有人说?谁敢上去教训教训那男的?"于是一位学生以戏弄之心,用汽水瓶把那男的砸伤。这些人犯了罪还莫名其妙。

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虽然是由许多消极心理恶性膨胀而成,但为什么这些消极心理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恶性膨胀呢?看来以下三方面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其一是道德认识上的偏差:中学生犯罪心理的产生,往往由于他们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以及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偷窃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以非法手段窃取他人财物占为己有是可耻的,也是可卑的。但违法犯罪者却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会偷和偷到的东西越多,就越有本领。有的认为?你不偷,别人也要偷,与其别人偷,还不如我来偷。"因此有的犯罪青少年把偷东西称之为"拾"东西。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一些中学生的犯罪心理得以产生。

其二是物质欲望过高。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欲望过份滋长,超过了自己可能的经济条件,也会导致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现在不少中学生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由于家长在物质待遇上的过度满足,使一些中学生在物质欲望上"水涨船高",加上社会上高消费现象的 *** ,使他们对物质的需求不断上升,一种贪婪、占有的心理,使他们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其三是反社会的意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情绪过激等因素,使一些中学生可能产生一种反社会的意识。他们对现实不满、对生活不满,对家庭环境或身边的同学伙伴不满,以致滋长了由极度不满而形成的犯罪心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实施破坏社会安定的违法犯罪行为,这类情绪虽属少数,但也值得我们注意。

对违法犯罪中学生的教育拯救,关键在于对他们形成犯罪的种种心理因素进行疏导。把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对犯罪心理的疏导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看到由于犯罪心理的支配,违法犯罪的中学生一般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危害,因而思想上没有罪恶感,也不思悔改。所以,工作的之一步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极大损害。例如有位初二学生,多次偷盗,为此受过学校处分和公安机关的拘留,但仍不思改过。问题在于他对自己的偷盗行为没?过错感",反而觉得自己了不起,并且洋洋自得。这位同学的班主任通过调查,得知被该同学窃取拎包的失主为此而精神失常。于是班主任请来失主,让她谈被窃后的心情与造成的危害,使这位同学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快乐"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看到自己的行为给人造成多大的危害,从而之一次流下羞愧的眼泪。结果,这位同学的占有心理得到了疏导,从此改邪归正了。

其次,有犯罪心理的学生有的没有"过错感",而有的则有过重的"罪恶感",加上社会的歧视和家庭的责骂,学校和各方面的追究,使他们终日惶惶不安。要使这些中学生的犯罪心理得到疏导,最首要的是给予理解和信任,相信他们能够改正错误,是他们最需要的精神支持。如有三位学生,在好奇和戏谚心理的驱使下,偷了四辆自行车。案发后,在各种压力下,他们觉得抬不起头来,成了有罪的人,并进而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反正已经臭了,没有出路了,准备破罐子破摔。他们的班主任发现了这个先兆,通过工作把他们从危险的歧途上拉了回来。这位班主任就是根据他们的偷盗动机是出于好奇和戏谑,而不是为了占有,应该予以信任和理解,而这种信任和理解对这三位同学来说,是一服使之悔改和振作起来的最有效的良药,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了他们的心理障碍,从而使犯罪心理得到了疏导。

中学生的犯罪心理毕竟与成人不同,他们的心理创伤还不深,可以用加倍的温暖和亲切的态度,使他们的"良知"得到复苏。有犯罪心理的学生大都有"孤独感"或"压抑感",他们觉得周围都是冷漠和敌视的眼光。在某工读学校的一次调查中,不少学生直言不讳地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没有友情,更没有温暖可言。"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温暖,加倍的亲切,以消除他们心头的孤独感和压抑感,恢复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有一位在社会上流浪七年之久的学生,在进工读学校时,内心充满恐惧和敌对情绪,而且全身污垢,肮脏不堪,且患有皮肤病。进校之一天,老师把他带到一个小房间,让他把衣服 *** ,他以为要受惩罚了,咬咬牙准备顶着。可老师提来一桶热水,为他洗刷身上的污垢,还细心地给他抹上药。老师的手抚摸在他的背上,使他感到从未有的温暖,使他冷漠的心复苏了,对生活有了热情和新的追求,犯罪心理也逐渐淡化并消失。

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